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博学至善”行动,进一步弘扬“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强化研究生党员的使命担当和学风作风,6月5日下午,厦门大学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党支部联合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开展以“深化‘ATR之路’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来自信息学院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厦大ATR实验室”博士生党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博士生党员杨晓晓同志主持,实验室石江宏、张翼、余莹等教师代表参加,并邀请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原书记汤碧玉老师作专题报告。
汤碧玉老师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回顾厦门大学ATR实验室的创建和发展历程,介绍了实验室在创始人陈辉煌教授的带领下,实现从创立到成长的过程:从初创时仅50万元启动资金、不足100平方米的简陋条件,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先进科研设备、实验室面积达5000平方米、设备总值超4000万元的国家级研发平台。
在讲述实验室艰难起步的创办经历时,汤老师特别回顾了2000年实验室承担了“无线公话”和“TCP/IP芯片”等2项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的攻关过程。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当年已年过半百的陈辉煌教授亲自带领青年教师和学生日夜奋战,仅用半年就攻克了技术难关,并帮助合作企业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员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实验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正是像陈辉煌教授这样老党员们率先垂范、坚守初心、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汤老师动情地说,“我们实验室老党员和老教师,无论是在条件最艰苦的初创时期,还是在高速成长的发展时期,都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这种精神值得实验室年轻老师和同学们学习”。

面向未来,作为党员科技工作者,必须在新征程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汤老师说,当前实验室正在承担的国家重要科研任务,正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并向全体博士生党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传承和发扬实验室“诚实、勤奋、激情、创造”的文化精神,诚实做人、勤奋做事、拥有激情、用创造成就未来;二是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三是协助老师带好师弟师妹,做好“传帮带”工作,让“保持好奇心 聚焦真问题 做好真研究”实验室科研文化能薪火相传。

最后,实验室主任石江宏老师也谈了参加本次活动的感想,他在发言中表示,未来5年是实验室难得的战略转型窗口期,全体博士生党员要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传承实验室教育理念和科研文化,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与会师生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将牢记使命,在科研攻关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创建一流的实验室做出自己的贡献。